English | 旧版
官微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队伍 » 专家风采

杨本鹏--耕耘在甜蜜的田野上

打印
【字体: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甘蔗收获的季节。

  3月25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岜盆村,甘蔗地。一场甘蔗栽培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正在举行。

  “杨教授,种你的甘蔗产量上的去吗?”当地一位甘蔗种植户充满疑惑地问。

  “你自己看嘛,你种的甘蔗一亩4、5吨,我们种的甘蔗,又粗又壮,都来数数,一亩地有多少株?大家好好种,每亩7—8吨,好的9吨都有。”热科院生物所杨本鹏研究员笑眯眯地回答。

  “这是第一代苗吗?”一位种植户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高兴地说:“没想到啊,第一代就这么粗,我前年种的才长成像条藤一样,我们都以为第一代、第二代不能用呢”。

  “第一代怎么不行呢?那是没育好苗,你看,我们的脱毒健康种苗第一代就这么好,后面肯定越来越好!” 看着眼前这群朴实的甘蔗种植户,杨本鹏充满信心地说。

走上甘蔗研究道路



  1986年7月,杨本鹏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科技扶贫工作,30年来,他干过十几个工作岗位,但始终离不开科技扶贫第一线。足迹遍布海南中部山区、广西十万大山…贫困山区的农民真是穷啊。怎么样才能让当地农民真正脱贫?杨本鹏将这件事放在了心里:“我当时就想,要靠产业,要发展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让农民自己造血,才能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杨本鹏想到甘蔗,他把眼光投向了甘蔗产业。

  甘蔗是我国第一大热带经济作物,是制糖的主要原料。糖又是人类身体发育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食品和能源工业原料。发展甘蔗生产,对提高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真正开始甘蔗研究之旅是从2001年开始。

  当时,在热科院,还没有一个人研究甘蔗。甘蔗的研究基础为零。

  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意味着“苦”字,所有的工作都要从零开始。



第一株甘蔗脱毒种苗



  甘蔗品种退化是制约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要做大做强甘蔗产业,首先要解决品种退化这个难题。

  “正常甘蔗种苗连续种植5年后就会感病,而甘蔗选育种的过程一般需要10年以上,快的也要8-9年。这意味着,我们选育出来甘蔗品种都是感病的,这直接影响甘蔗的产量和糖分。而经过脱毒的种苗,能够恢复母本性状,不带病,产量自然比不脱毒的高。

  杨本鹏一头扎进实验室,开始了甘蔗脱毒种苗的研究。

  当时实验室刚刚组建,设在海口,只有2个科研人员。所有的家当就是一台超净工作台。

  起步不容易,创新更不容易。甘蔗脱毒的过程需要好几个步骤:截茎秆、综合处理、消毒灭菌、剥取生长点、诱导培养、增殖快繁…稍微不慎,哪个环节出错了,又得重头再来。比如,温水处理时,水温过高,会把甘蔗芽烫死;消毒不彻底,会导致生长点污染,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出苗.。

  每个环节,都没有前人的经验参考,要靠自己一点点摸索。经过查阅了国内外各种文献,尝试了几十种方法,前前后后,做了大半年,还是没有做出脱毒苗。

  杨本鹏心里特别着急,他那时还兼任行政职务,周一到周五要在儋州工作。每到周五,一下班,他立即驱车从儋州赶回海口,一头钻进实验室,总结失败经验,自己动手去做脱毒苗。

  来来回回摸索了1个月,他做的那批苗长出来了!

  回想当时的情景,杨本鹏特别自豪:“我们的第一株脱毒苗是我亲手培育出来的!”



研发甘蔗配套生产栽培技术


       甘蔗生产是条完整的产业链,解决了产前脱毒苗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解决产中如何规模化移栽、田间扩繁,配套生产栽培等问题。

  杨本鹏在海口院区一块空地上,建起了温室大棚,搞起了甘蔗试验田。从实验室出来的甘蔗脱毒种苗在这里进行扩繁。

  每天早上,9:00—9:30,是他雷打不动的巡查时间。他蹲在甘蔗地里,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仔细查看每一株苗的生长情况,并一一做上标记。

  在他的精心照顾下,采用温室大棚移栽假植、露天裸根移栽假植和露天穴盘移栽假植3种移栽技术栽培的甘蔗脱毒苗,成活率分别达到98%、95%和98%。

  经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甘蔗脱毒种苗已经可以规模化生产。杨本鹏又在海南临高县皇桐镇找了块地,建立了甘蔗高产示范基地。在这块地里,他开始了配套生产技术的研发。

 “杨老师动手能力特别强,甘蔗栽培技术是个繁杂的活儿,开沟、施基肥、回土、安装滴管、盖地膜、移栽、淋定根水……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他都亲自动手。”甘蔗研究团队成员蔡文伟说。

  蔡文伟从2004年起就跟着杨本鹏搞甘蔗研究,对他了解颇深:“杨老师做事情特别认真,在盖地膜的时候,他自己推着盖膜机,就让我在旁边用计时器算时间,测算一个普通人一天能盖多少亩。这样子,就能算出来,盖膜环节请人工和用机械各需要多少成本。”

  杨本鹏的心里有本帐:“甘蔗生产栽培环节很多,我在每个环节上下功夫,提高一点,节约一点,种植甘蔗的总成本就会减少不少,农民的收益就会实实在在地提高。”



“测多少就是多少”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2008年12月,海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甘蔗脱毒种苗田间栽培进行了现场验收。

  通常的现场鉴定是从一块地里,抽取20个样本,看有多少有效茎,测一测平均的株高,再通过公式,算出这块地的甘蔗产量。这种算法,测的是理论产量,选的样本随机性比较大,有误差,数据就不够准确。

  杨本鹏戴着草帽,在甘蔗地里,挥着砍刀,对团队成员鼓劲:“咱做研究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咱们整片砍,长的短的,粗的瘦的,都砍下来测算,测多少就是多少,看咱们的技术是不是真能增产。”

  十多个大小伙子,在杨本鹏的带领下,大家挥刀上前。一小块试验区里有七八百斤甘蔗,共有10多个试验区,近万斤的甘蔗。大家从早上砍到黄昏,一砍就是一整天。

  专家组也被这个团队感动了,过磅时,不辞辛劳,一秤一秤地过磅。秤完后,一统计,专家们发现,新台糖22号脱毒甘蔗苗亩产8320kg,比不脱毒的种苗亩产6612kg增产26%。

  该项技术也于2009年获得了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采用该套技术种植甘蔗,可以提高产量20%以上,提高蔗糖分含量0.5—1个百分点,同时还节约用种60%以上。


农民争相用牛车来拉苗


  2008年,经过7年的艰辛研究,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终于呱呱落地了。

  怎么样才能让广大蔗农用上这套技术呢?首先得让农民相信自己。

  多年的科技扶贫工作经历,让杨本鹏积累了丰富的科技推广经验。他首先做的是建立示范基地。

  “我说的再好,都不如让农民自己到地头看。”杨本鹏说。

  杨本鹏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赴海南、广西、云南等甘蔗产区,与企业洽谈,与农技部门合作,建设甘蔗高产示范基地。 

  忙,实在是太忙了。也是在这一年,他下定决心辞去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助理等职务,全心全意地扑到了甘蔗事业上。

  广西崇左,举目尽是茫茫蔗海。这里的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广西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杨本鹏目光投在了这里。他与广西康田公司合作,在崇左市扶绥县建立了千亩示范基地。

  粗壮、高产的甘蔗脱毒苗,很快吸引了当地农民。在康仲村示范基地,周边的农民赶着自家的牛车,争先恐后前来拉种苗。

  “这苗长的这么好,真是少有啊。”农民们交口称赞。

  当地村民高高兴兴砍了甘蔗,回去试种,收获时一称,亩产普遍超过7吨。

  有个蔗农告诉记者,“亩产可以达到12吨!”旁边的村支部书记也给予了证实:“真是想不到啊,这苗那么高产!”。

  大家都一致“这样种甘蔗,很有搞头!”

  他们纷纷给亲戚、朋友打电话:“我在杨教授那里拿的苗高产,你们赶紧来。”

  一传十,十传百,甘蔗脱毒种苗渐渐推广开来。

  目前,杨本鹏已在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累计建立了各类示范基地(点)150多个,培训各类人员1.5万人次。甘蔗脱毒种苗综合技术在蔗区开花结果。7年来,累计推广应用59万多亩,平均亩增产2吨,蔗农每亩增加纯收入700元以上。

 

  为了做大做强甘蔗产业,杨本鹏组建了甘蔗研究团队,打造全产业链。


  团队成员张树珍研究员开展了转基因甘蔗研究,抢占世界甘蔗研究前沿技术;团队成员李明研究员正加紧研发甘蔗机械,解决目前甘蔗种植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团队成员李积华研究员从榨糖后废弃的甘蔗渣中提取出纳米纤维素,再做成面膜、包装材料等,向甘蔗深加工要效益……


  从工作到现在,整整过去了30年。杨本鹏获得了很多荣誉:全国首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全国振华科技扶贫奖、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等。


  但是,在他的字典里,只有“农民”,却没有“荣誉”。他的荣誉早已写在甜蜜的田野上,写在了农民增产丰收的喜悦中。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