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世界粮食计划署西非反饥饿和营养不良中心成功举办木薯价值链发展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旨在分享发展中国家在木薯价值链发展方面的经验和良好实践,同时为今后木薯价值链国际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研讨会现场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博士主持了开幕式,他表示,木薯价值链是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次研讨会致力于通过南南合作分享发展中国家在木薯价值链发展领域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为各国提供交流机会,搭建合作平台。
世界粮食计划署西非局局长克里斯·尼康(Chris Nikoi)在致辞中强调,在非洲,木薯是数百万人重要的食物和生计来源,木薯价值链发展潜力巨大,提升非洲木薯价值链有助于帮助小农提高收入、获取可持续食物资源,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危机和食物短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将大有可为,中国在未来将与合作伙伴携手,通过推广优良品种,指导科学生产、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促进全球消除饥饿。
刚果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雅克·尼昂加(Nyanga Jacques Jean luc)在致辞中强调刚果共和国是世界第七大木薯消费国,木薯生产和加工以及木薯价值链开发对刚果共和国来说都极为重要。
开幕式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举行了南南合作刚果(布)国别试点项目技术视频交接仪式。技术视频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负责拍摄与制作,涵盖木薯、香蕉等10个热带作物领域,极大拓展热带农作物加工的价值链发展,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惠及刚果(布)以及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小农。
视频交接仪式
会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陈松笔研究员、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的乔纳森·纽比博士(Newby Jonathan)、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的切多齐·埃格西博士(Chiedozie Egesi)分别就中国、亚洲、非洲的木薯产业链发展发表主旨演讲,全面综合介绍了木薯产业链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并在未来市场、国际合作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展望。